中心新闻
转发:关于举办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的通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6日 03:03     发布人:蔡洪涛

 

关于举办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的通知
 
省内各有关高校:
    为进一步提高辽宁省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激发省内各高校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升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搭建高校计算机教育经验与成果的交流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2017年全国竞赛,结合实际,现举办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暨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辽宁省级竞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
承办单位:东北大学
二、参赛对象与要求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以组队参加所有类别的竞赛。其中微电影组每个参赛队由同一所学校的15名学生组成;软件服务外包类每队由 3-5 人组成;其余各类每个参赛队由同一所学校的13名学生组成;可设12名指导教师。
三、竞赛内容与方式
竞赛作品分类与分组:
1.软件应用与开发类。包括以下小类:
1Web应用与开发。
2)管理信息系统。
3)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类)
4)物联网与智能设备。
2. 微课与教学辅助类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类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2)中、小学数学或自然科学课程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3)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唐诗宋词、散文等,限在1911年前)微课(或教学辅助课件)。
4)虚拟实验平台。
3. 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参赛主题: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数码摄影及照片后期处理。
3)产品设计。
4)交互媒体。
说明:
1)主题所指的动物是指在动物分类学上存在的动物,是地球上目前存在的或曾经存在过的动物,既不是外星生物,也不是龙、麒麟等神兽,或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2017年大赛主题提到的动物,都是这个含义。
2)数字媒体类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专业组的划分见后面(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组说明1”中)所述。
3)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4. 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组(参赛主题: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数码摄影及照片后期处理。
3)产品设计。
4)交互媒体。
说明:
1)数字媒体设计类作品分专业组与普通组进行竞赛。
应参加专业组竞赛的作者专业清单如下:
艺术教育。
广告学、广告设计。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与书法。
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会展艺术与技术。
其它与数字媒体、视觉艺术与设计、影视等相关专业。
2)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3)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5. 数字媒体设计类动漫游戏组(主题: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包括以下小类:
1)动画。
2)游戏与交互。
3)数字漫画。
4)动漫衍生品(含数字、实体)。
6. 数字媒体设计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微电影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微电影。
2)数字短片。
说明:
1)参赛主题为:
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胜古迹。
歌颂中华大好河山的诗词散文。
优秀的传统道德风尚。
先秦主要哲学流派(道///法等)与汉语言文学。
国画、汉字、汉字书法、年画、剪纸、音乐、戏剧、戏曲、曲艺。
2)主题内容、情节均严格限在1911年前,人物、服饰、道具等应与作品主题、内容相符。
3)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名胜古迹若以微电影形式参赛应有人物、故事情节穿插,不能简单地拍成纪录片。
7. 数字媒体设计类中华民族文化元系组(参赛主题: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2)计算机动画。
3)交互媒体设计。
说明:凡符合此组内容的作品,均不得报入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或专业组或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组。
8. 软件服务外包类
包括以下小类:
1)大数据分析。
2)电子商务。
3)人机交互应用。
4)物联网应用。
5)移动终端应用。
说明:
1)大赛软件服务外包类作品为企业命题。企业命题由竞赛组委会赛务委员会在大赛官网上公布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命题单。其中大数据分析3题,电子商务1题,人机交互应用1题,物联网应用1 题,移动终端应用11题,其它2题,共19题。
具体细节请查阅全国大赛官网发布的详细规程。
9. 计算机音乐创作类普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MIDI类作品、音频结合MIDI类作品)。
2)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3)视频音乐类(音视频融合多媒体作品或视频配乐作品,视频部分鼓励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授权使用。音乐部分需原创)。
说明:
1)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
普通组与专业组的划分见后面(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所述。
10.   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
包括以下小类:
1)原创音乐类(纯音乐类,包含MIDI类作品、音频结合MIDI类作品)。
2)原创歌曲类(曲、编曲需原创,歌词至少拥有使用权。编曲部分至少有计算机MIDI制作或音频制作方式,不允许全录音作品)。
3)视频音乐类(音视频融合多媒体作品或视频配乐作品,视频部分鼓励原创,如非原创,需获得授权使用。音乐部分需原创)。
说明:
1)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作品分普通组与专业组进行竞赛。
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专业组的定义是:
凡参赛者由国家政府教育部门颁发正规学历文凭的音乐或艺术院校(含音乐或艺术系科)在校作曲或电子音乐制作相关专业,诸如:
电子音乐制作。
电子音乐作曲。
音乐制作。
作曲。
新媒体(流媒体)音乐。
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划为专业组。
其它不拿教育部门颁发正规学历文凭的音乐或艺术院校的参赛者均为普通组。
2)参赛作品有多名作者的,如有任何一名作者归属于上面所述专业,则作品应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3)属于专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专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普通组的竞赛。属于普通组的作品只能参加普通组的竞赛,不得参加专业组的竞赛。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竞赛分为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
网络初评时间:2017419-426
现场决赛时间:201756
2.参赛报名
申请学校管理账号。
2017年大赛需要以学校为单位向省级选拔赛区申请学校管理账号,再由学校管理账号分派作品报名账号。
请各参赛院校于2017324前,填写申请表向省赛组委会申请学校管理账号,申请表见附件。
推荐评委。请各参赛院校推荐一名大赛评委,于2017324日前报至省赛组委会,评委信息表见附件。
3.作品提交
大赛采用国赛官方平台报名、提交作品并发布比赛相关信息,网址:http://2017.jsjds.org/
作品提交日期:2017331-414
汇总报名信息。以学校为单位,将作品报名表、作品汇总表(详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竞赛邮箱,请注明xx大学计算机竞赛报名。
汇总截止日期:2017414
竞赛邮箱:neusic@163.com
作品报送。以学校为单位,将作品报名表、作品源文件、作品说明书(含安装、使用、操作等说明)、作品汇总表刻成光盘,并将作品汇总表打印,加盖公章后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至2017年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组委会东北大学。
报送截止时间:2017414
邮寄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科学馆208房间(使用顺丰快递邮寄)
收件人:孙先朕
电话:024-8369011115998877362
邮编:110819
3.参赛名额限制
大赛竞赛分为10个大类,每个大类下设若干小类,每校在每个小类下可提交4件作品报名参赛(普通组与专业组各小类每校均可提供4个作品报名参赛)。
参赛学校应遵守大赛关于作品名额限制的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报名及作品提交截止后将统计各校报名信息,如不符合名额限制将要求学校重新调整,超出名额的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
每个小类下每校入围决赛的作品数不超过3件(普通组与专业组,各小类每校入围决赛亦各不超过3件)。
六、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所有作品播放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交互式作品应提供演示视频,时长亦不得超过10分钟。
3.各竞赛类别参赛作品要求及部署方法,请各参赛选手及时关注国赛官方网站(http://www.jsjds.org)。如有更新,以国赛官方网站公布信息为准。
七、竞赛规则
(一)竞赛评审
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
1.    参赛作品网络初评
具体程序如下:
网络初评时间:2017419-426
形式检查:大赛赛务组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对报名分类不恰当的作品限期予以纠正。
作品分组:对所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分组,并提交网络评审专家组进行初评。
专家初评: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网评。每件作品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评审。
专家复审:大赛评比委员会对网评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作品,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现场决赛:根据作品初评情况,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初评后在本科教学网(http://www.upln.cn/)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天。
2.决赛工作程序
入围决赛的参赛队须按照决赛通知要求按时参加现场决赛,决赛分为现场展示与答辩两大环节。
现场决赛时间:201756
参赛选手现场作品展示与答辩程序:现场展示及说明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5分钟。答辩内容为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作品特色等,并由专家进行现场提问。根据答辩情况由专家给出作品答辩成绩。
获奖作品经公示后,将择优直推进入全国决赛。
(二)奖项设置
竞赛设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
1.学生奖
设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实际参赛作品数量的10%20%30%
2.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的学生取得省赛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3.优秀组织单位奖
优秀组织单位奖授予报名参加省级竞赛类别全面、满足竞赛推荐名额要求及省级竞赛成绩优秀的院校。
(三)申诉与仲裁
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诉。受理申诉的重点是违反竞赛章程的行为,包括作品抄袭、不公正的评比等。对于要求复评以提高获奖等级的申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1.申诉时间。申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公示期内提出申诉。
2.申诉形式。申诉须以实名、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申诉,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加盖公章。不实名、书面提出的异议无效。
3.申诉调查与回复。大赛组委会对提出申诉的个人或单位信息给予保密。与申诉有关的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协助大赛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大赛组委会在公示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
(四)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将在现场评审结束后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网http://www.upln.cn)进行公示。
八、其他
(一)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竞赛咨询联系人:孙先朕 王世远
联系电话:024-83690111
(二)领队与选手须知
1.各类别作品只接受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各类别作品报名名额限制以规定为准。
2.现场决赛期间,每校参赛队必须由1名领队带领。领队原则上由学校指定教师担任,可由指导教师兼任。没有领队的参赛队不得参加现场决赛。
3.参赛院校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预赛作品的组织、纪律监督以及内容审核等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原创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三)其他未尽事宜
1.知识产权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作品有出版、发布及展览等权利。
2.其他未尽事宜及大赛相关补充说明或公告,请随时参见省及国家大赛网站。

上一条:第六周机房开时间通知

下一条:关于计算机机房面向创客空间学生开放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