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沈阳医学院首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通知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沈阳医学院首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现将有关大赛的各项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与意义
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激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造就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就业需要、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提高我院学生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应用能力。同时,为参加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选拔优秀选手。
二、竞赛组织
本届大赛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计算机与数理基础教学部共同承办,各院系协办。
三、参赛对象
沈阳医学院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本届竞赛分5大类,每大类里包含若干小项:
1.软件应用与开发类:医学课程虚拟实验、虚拟仿真应用程序开发、全景视频。
2.微课(课件)类,根据主题,设计并制作8分钟内容。
(1)“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
(2)“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微课。
(3)医学类课程(或实验)微课。
(4)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典籍、名人等)。
3.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
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的参赛作品主题为:现代医疗。包括以下小项: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含静态或动态的平面设计和非平面设计)。
(2)计算机平面动画。
(3)计算机三维动画。
(4)交互媒体(含电子杂志)。
4.(数字媒体设计类)微电影组。(不超15分钟)
主题1:沈医梦(医学生身边的事,生活的感悟)。
主题2:医患关系。
主题3:不忘初心。
5.(数字媒体设计类)动漫游戏组。可以自己命题。
参赛作品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参赛作品内容60%以上为作者原创,引用的图文资料应注明来源,如由此引起知识产权争议,应由作者承担责任。每件参赛作品的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3人。凡参赛的作品应为非正式出版物。
本届大赛分为选拔赛,总决赛。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选拔赛报名时间:
2016年9月25日至2016年10月30日。
报名要求:
为了给广大同学创造参赛机会,本届竞赛可选择以下途径进行参赛:
各二级学院组织推荐。
院学生会学习部、校社团联合会、团委组织推荐。
计算机教研室教师推荐。
备注:每名参赛选手必须有一位指导教师。各二级学院及学生组织可自行联系指导教师,若无法直接确定指导教师的,由计算机与数理基础教学部统一协调安排。
报名方式:
请推荐单位(或教师)填写《沈阳医学院首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推荐选手汇总表》,并将汇总表与参赛选手的作品以附件形式投稿至E-mail:691554348@qq.com,或直接送至博学楼B425房间。
备注:邮件标题请注明【计算机竞赛投稿】+推荐单位。参赛作品名称格式为【作品名称+作者姓名、专业、学号】
六、竞赛规则
选拔赛,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定、技术测试、作品思想内容的审核。从中选出优秀作品进入总决赛。
总决赛,参赛者首先进行5分钟的演示和讲解,然后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现场公布决赛成绩,决出各组一、二、三等奖。缺席的参赛作者将被视为自动弃权。
七、决赛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评审方式:
1、各参赛者应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准备好参赛作品参加答辩。答辩要求如下:①参赛者向评委介绍自己的作品,要求突出作品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5分钟)。②回答专家及评委对作品的提问(2分钟)。
2、每名参赛者答辩完成后,由评委根据评分标准进行逐项打分。评委对参赛者进行点评。
3、评审秘书进行统计汇总,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以总分计为参赛者答辩最终成绩,并按照分数高低排序。
4、宣布获奖者及作品名称。
评分标准:
本届大赛答辩评分标准(实行百分制)具体如下:
评分指标 | 专业知识综合运用 | 创新性 | 应用前景 | 现场综合表现 | 作品难度 | 技术路线、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比重 | 25% | 20% | 15% | 15% | 10% | 15% |
评分 | | | | | | |
八、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置各大类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根据我《沈阳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规定,荣获校级竞赛一等奖或第一名的获得2学分,二、三等奖或第二、三名的获得1学分。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组织机构联系人:黄和62215703,蔡洪涛62215690
参赛具体事务联系人:原虹18940209829
联系地址:博学楼B座425房间
附件二:《沈阳医学院首届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推荐选手汇总表》